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4日援引大陸媒體報道,一名張姓游客一家四口隨團赴日旅游,被帶到免稅店購物。他花了9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購買被宣傳成是藥品的保健品。事后在網絡上看到差評,想退貨卻受到導游極力阻撓。
日本《關西華文時報》社長黑瀨道子說,日本有很多專門為中國大陸游客定制的產品,應該都經過相關部門核準上市,但品質不一定最好。而同樣的產品,在免稅店和一般店家價差有可能達一倍以上。
報道引述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節目指出,有些免稅店產品價格反而高,因為店家、旅行社和導游都要抽成,導游最多可拿到總價25%的回扣。報道舉出一種健康食品為例,平均一粒為11日元,在這類免稅店里卻高達69日元,足足高出5倍多。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游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雖然中國駐日使館曾通過微信提醒旅客謹慎購買高價保健品,但投訴或求助電話不減反增。
韓國宰客事件~~
今年2月,韓媒稱,春節假期期間來韓國旅游的中國人錢某(25歲)在首爾東大門一個路邊攤以1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7韓元)買了一份紫菜包飯。錢某雖然知道被宰,卻因為不想吵架而決定付錢了事,不過錢某在回國后在微博上寫道:“路邊攤商販知道我是中國人就提高了價格,我再也不想去韓國?!?/span>
韓國媒體那時候還有分析,去年2015訪問韓國的中國游客數量為598.4萬,同比減少2.3%。相反,訪問日本的中國游客數量達到499.4萬名,為歷史最高。所以中國游客轉向日本了。
誒多...但是現在日本也爆出免稅店宰客....
小編我只能求問中國游客的心理陰影面積了
看來如今,到境外旅游時豪擲千金買買買已成為不少國家對中國游客的普遍印象。中國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中國出境游人數和購買力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然而不時爆出的中國客在海外購物上當挨宰的新聞,似乎讓人感到,在國內屢受詬病的旅游欺詐行為,有隨著中國客的腳步蔓延到國外的趨勢。
可悲可嘆的是,在國內精明地與商家斗智斗勇的中國游客,似乎一到了國外就把購物經全拋腦后了。
小編在這里給您提個醒,其實“天下烏鴉一般黑”,到境外旅游購物,更要頭腦清醒,時刻保持警惕。
綜合自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往期《丹說》節目吧!